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列表

国货「反攻」日本

时间:2024-05-29 19:14   来源:投资界   作者:张璠   阅读量:9067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的消费产业与我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也共享着产业发展的经验与不足。

经过多年来双方在品牌与产品方面的互通有无,经贸合作的日益加深,日本也逐渐成为部分国潮品牌出海的*站。

当天平再次倾斜,严谨而挑剔的日本人开始“爱上”中国货。

一进一出,国货崛起

自唐代派遣“遣唐使”以来,直至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长期奉行“以华为师”的策略,这是中日双方普遍认可的观点。

每逢中华民族统一富强的繁荣时代,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便会兴盛,从语言、文字到美食、服饰,再到音乐、建筑、诗歌、茶道,很多源于中国的文化元素在东海一隅被发扬光大,堪称“墙里开花墙外香”。

20世纪下半叶,日本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被称为“日本的经济奇迹”。在这一时期,日本制造盛行于中国市场,大到冰箱、彩电、汽车,小到相机、服装、日用百货,日本的生产与消费风向持续影响着中国市场的走向,其中也暗藏着消费的本质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看,满足消费者“既要又要”的需求,是日本产品在国内市场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也是如今国产品牌崛起于国潮时代的内核。

近年来,中国制造再度流传于日本。在几年前的一档日本综艺中,一位日本消费者声称要“抵制中国制造”,节目组征得本人同意后,将其家中的中国制造产品全部搬出,共清点出了619件中国制造产品,整个房间整洁得如同刚装修的新房。

东芝、索尼、三菱……曾经盛行于中国的日本制造黯然退出中国市场,与此同时,海尔的冰箱、海信的洗衣机等大批中国家电成为盛行于日本的中国制造。

一进一出之间,体现出中国再度成为产业高地后的外溢效应,中国产品在日本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既体现出国货低调中的实力,也透过日本综艺展示出日本消费界对于中国货的认可。

从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向日本输出,到日本品牌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再到如今中国品牌“反攻”日本市场,本质上是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的进化。

如今,随着制造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正向健康化演进,新需求的涌现开始反推产业界的转型升级。中国品牌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成为日本市场的“主角”,是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也体现出众多中国企业聚焦市场需求、推进国际化需求的带动效果。

久经考验的日本消费市场对于品牌和产品的鉴别力,也成为国潮品牌出海的*代言。

三个故事一杯酒

“首次入口的触感让人眼前一亮,在口腔内没有‘炸裂’地刺激味蕾,而是柔和地轻触舌尖,伴随着淡淡的茶香缓缓下流,与以往喝过的中国酒完全不同,初印象的适口性让人产生了强烈好感。”这是日本媒体对于一款中国酒的评价。

5月22日,由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主办、日本大阪商工会议所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广西商品博览会暨“桂品出海”日本站及2024年中国投资环境暨加工贸易推介会在日本大阪举办。

据日媒报道,“展会之中有来自中国广西各品类的产品,从食品农产品到消费品、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等均有展出,中国的经济实力近几年正飞速发展,各种消费产品升级的成果令人震惊。其中最让人惊艳的是*的酒品品类——一款来自中国广西的茶本酒。”

观潮新消费了解到,此次“桂品出海”日本站博览会期间,代表广西酒业亮相的是国晶酒业的茶本酒,也是本次“桂品出海”日本站博览会上*的广西生产酒品。

这款来自中国的酒品不但受到了几十家日媒的争相报道,包括日本财经新闻、CNET Japan、ZDNET Japan、日本经济周刊、路透日本等,同时得到了日本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以及日本经销商的青睐。

日媒的报道中提到,“本次茶本酒出海亮相日本,刷新了日本民众对于中国餐酒的认知,带来了全新饮酒体验。茶本酒的出现也更符合日本民众对于健康的消费需求,希望这个创新型的产品可以给到日本企业对于产品品类升级一个新的启发!”

实际上,茶本酒在中国也是“新物种”,其传承与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故事中。

一,文化传承。

茶为百草之首,酒为万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茶与酒皆为重要的饮品,茶文化与酒文化以不同形式的文化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内敛与豪迈,也是文化出海的*载体。

而以茶酿酒,将经久不衰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合,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创想。宋代文豪苏东坡提出“茶酒采茗酿之,自然发酵蒸馏,其浆无色,茶香自溢”;米芾也曾在“白鹤居里翰林公,七齐八必酿茶浆;梦里注释引古法,异想天开设酒坊”的诗句中提及茶与酒的融合。

正如国晶酒业代表农少玲在接受采访时所言,以“复兴中国风雅文化生活”为使命,国晶茶本酒推崇的是一种符合新时代的饮酒文化,并通过这款酒向世界推广风雅、休闲的生活方式。这款酒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对于喜爱健康又钟情于酒产品的人群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二,工艺创新。

茶与酒,两者本身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一柔、一烈,一雅、一浓,一静、一动,将茶的芬芳和酒的醇厚相互交融又彼此衬托,将跨越千年的畅想化为现实,离不开工艺的创新。

首先是原料。国晶茶本酒以千米海拔的优质凌云白毫茶、天然活泉水为原料,三斤茶叶一瓶酒,对于原料的需求很大。

好山好水出好茶,原茶原水酿好酒。广西凌云县历来被称为中国名茶之乡,在高山多云雾的气候条件下,凌云白毫茶以“色润、毫多、香高、味浓、耐泡”著称,有着浓厚鲜爽、回味甘醇的优良口感。同时,凌云县地下溶洞遍布,水系交错,满足了茶本酒酿造的三大条件——好茶、好水、好窖。

因此,国晶酒业选定了广西百色凌云县的凌云白毫茶叶作为原料,在凌云县流转了6万亩茶山并进行有机种植改造,保证茶本酒的原料品质和供应,可实现年产1万吨茶本酒。

其次是工艺。国晶酒业采取了中西方结合的蒸馏工艺,在借鉴白兰地紫铜蒸馏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紫铜吸附和过滤茶和酒在发酵和蒸馏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保证酒底的清爽口感,国晶茶本酒既有中国传统白酒酿造方式产生的浓郁,也通过西方酿酒技术保留了茶叶的清新口感。

此外,通过全自动的智能化酿酒工艺,国晶酒业实现了从原料加工到最后接酒接近100%自动化。

凭借全新的工艺流程,国晶茶本酒在兼顾口感的同时匹配了健康化需求,其独特属性可以总结为“一快三低”,即“代谢速度快、血液中乙醇浓度峰值低、肝损伤生物酶低、肝代谢重负担性酶低”,具体表现为饮后口舌生津、不宿醉、不口干、不上头、醒酒快。

在中国的饮酒需求中,健康饮酒、饮健康酒的消费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社交场合,消费者开始追求饮酒的慷慨感与身体的舒适度之间的平衡,但此前尚未有足够的产品能满足这种平衡。

国晶茶本酒面向未来进行研发,满足了消费者“既要又要”的心理,将对传统白酒市场形成降维打击。因此,在对产品健康化属性更为挑剔的日本市场,国晶茶本酒受到了日本消费者与经销商的青睐。

三,产业升级。

在对茶园进行有机种植改造的过程中,国晶酒业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国晶酒业统一收购茶农们种植的茶叶,且收购价格不因茶叶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变化。

经过几年的布局,凌云县的面貌焕然一新,全县茶农通过有机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使茶园的产能和茶叶的单价均翻了一番,品质升级后的凌云白毫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外出务工的茶农也大批返乡种植茶叶。

在补充茶本酒原料需求的同时,国晶酒业带动了当地茶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了*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步伐。

此外,国晶酒业还计划在凌云县建设3个现代化茶叶加工基地,目前已建成二条总计4万吨产能的数字化生产线,打通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酿造的整条产业链,并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产品配套的洞藏酒窖空间内,国晶酒业开发了旅游项目,探索茶酒旅融合的新路子,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升级。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从原料种植、生产加工、洞藏储运、品牌建设与跨界融合等多个方面,国晶酒业助力凌云县走上多元化全产业链发展之路,构建起一二三产业全方位、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产品是文化出海的*载体

一口酒,同时满足了享受美酒与健康生活的双重需求,也让日本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在科技、制造、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在国潮崛起的洪流中,中国消费产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升级与繁荣,这是三大产业基础完善成熟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自信催生的消费导向。

与此同时,日本消费产业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更加追求产品的实用性,从多年前追求欧美大牌,到认可本土品牌,再到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国际化品牌,市场竞争回归产品本质,恰逢中国制造业升级带来品质的提升、供应链管理实现成本的控制,共同催生了中国货流行于日本市场的新趋势。

新品类的涌现、细分市场的壮大、消费心理的健全,都是产业升级的重要特征,而深耕产业多年的企业所释放的动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国潮既是消费趋势,也是文化走向。传统文化的优秀分支接连复苏,国晶酒业以现代化工艺实现了古人的茶酒梦,茶本酒是文化产业化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以先进的技术、工艺、作品为载体,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便向周边地区辐射,但“文化输出”的底色中并没有“送货上门”的成分,而是顺其自然被动发生的,是经济与社会繁荣发展所带来的外溢效应。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产品是文化出海的*载体。从一件服装到一套家电,从一辆车到一口酒,产品所带来的综合感受能在一瞬间传达出中国综合实力发展的成果,且回味无穷。

观潮新消费曾提出,国潮新时代由“文化+科技”双轮驱动,时代红利背后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孕育“国潮起”,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制造业供应链的完备成就“万物生”。

以文化与科技为基础,在产品、工艺质量以及标准不断突破上限的时代背景下,国潮出海代表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标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地图|CSS订阅|中国经济财经网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济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