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列表

全面分享新能源造车理念及核心技术,上汽通用五菱再展宏图

时间:2023-11-26 13:50   来源:易车网   作者:燕梦蝶   阅读量:6930   

为人民造车的上汽通用五菱,与时俱进了。

10月16日,上汽通用五菱技术进化日开启,五菱首次分享新能源造车理念,发布了“五菱灵犀混动”和“神炼电池”两大自研核心技术。同时,基于全新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的五菱首款超A级家轿五菱星光也正式亮相。

多年来,五菱深耕新能源领域,累计投入近20亿,打造出了全新原生新能源架构。本次发布会上,五菱展示了两大技术进化——灵犀混动和神炼电池。

五菱灵犀混动带来的用户价值即“超优秀能效”和“超平顺驾驶”。它由“混动专用发动机”、“电磁式DHT”、“电驱系统”和“混动专用电池”等行业领先硬件做基础,用“五菱式”全场景数据软件标定。

在超级能耗上,无论是最优油耗还是高效率区间,都处在行业领先水平。?五菱灵犀混动配备1.5L排量混动发动机平台,实现了行业领先的43.2%最高热效率,40%热效率覆盖区域超越行业标杆,92%工作时间运行在高效区,发电功率覆盖8kW-60kW。通过对燃烧系统、低摩擦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的优化创新,高压油箱供油系统保障全链路节油环保。

扉旅汽车了解到,五菱灵犀混动电机最高效率达到96.8%,系统效率85%以上的区间占比大于85%,获得了中汽研高效电驱A级认证;五菱灵犀混动电控最高效率则达到98.8%,在最新一代IGBT高功率芯片和OreoPACK双面散热塑封技术加持之下,电控系统缩减体积2/3的同时,减少热阻损耗25%,实现极致降能耗。此外,智能能量回收率也做到了行业领先的30%。

在超级平顺上,真正实现了“丝滑平顺”的驾驶体验。五菱全球首创电磁式DHT传动系统,0.1秒急速响应,并且通过智能软件开发和标定,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和惯导系统的智能识别,适应平原、高原、坡度、山路等不同的驾驶条件。

此外,五菱灵犀混动系统于细微之处提升可靠性。智能热管理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温度,调节冷却系统,保证系统关键部件时刻都在最佳温度下。已经完成了全面严格的台架、道路和三高测试,可靠认证远超超越用户实际的使用年限。

神炼电池则基于一套远超国标的安全设计体系和产品认证体系下进行打造。经过“神机百炼”,成为了兼具“高安全、高功率、高密度、高效率、高寿命”的“五边形战士”。

五菱在行业首创电芯“问顶技术”,确保了电芯不短路、不泄露、不析锂、不起火,极大提升了电芯的本征安全。在针刺实验上,五菱神炼电芯即使刺穿三分之一,依旧能正常循环。神炼电芯以远超行业标准的严苛要求,切实筑牢百万销量0自燃的基础。

在系统安全设计上,五菱独创多功能一体化结构技术,形成三横六纵的高稳定电池结构。能够轻松应对托底磕碰、雨季涉水、坏路可靠耐久等场景,做到了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

此外,车端搭载了五菱自研的智能电池管理BMS系统,能做到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秒级电池安全巡检,再结合云端AI-BMS系统,让神炼电池系统实现240余项电池安全监管策略,80余项故障预警服务,且电池健康寿命监测精度≤3%,行业领先,安全超耐用。

本次发布会上亮相的五菱星光是五菱的首款超A级新能源家轿,它搭载五菱灵犀混动和神炼电池等最新新能源技术。

五菱星光向“油改电,电改混”说“不”,以新设计,新思维,新动力,新平台,新制造打造新能源家轿。基于五菱全新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能够兼容插电混动和纯电两种动力单元,同时车身安全强度、电池及乘员舱防护、车内空间利用率、整车轻量化及能耗表现,都具备显著的优势,重新定义了A级新能源家轿,带给用户“一部到位”的信赖之选。

设计理念方面,运用“星翼美学”,通过流线身姿融合光影的魅力变幻,以展翼式前格栅、星彩灯组勾勒绝不雷同的前脸造型;随行亮眼的全LED自动大灯,与星环尾灯遥相呼应,拓展审美疆界。从侧面看,短前短长后悬的豪华车比例,俯冲姿态和溜背造型大气动感。

空间上,超A级家轿带来了B级车的享受。五菱星光突破了传统A级家轿尺寸,轴距达到2800mm,长4835mm宽1860mm高1515mm,溜背设计从C柱后端开始,给后排头部空间留下足够余地,兼具了美学与空间的实用性。

在能效方面,五菱星光堪称“A级家轿能效之王”。通过超高效的五菱灵犀混动系统、超高的电驱效率、超低6‰滚阻静音轮胎,以及在全新新能源架构上整车轻量化优化,实现了堪称跑车级别的0.228cd超低风阻,WLTC标准综合油耗低至3.98L/100km,NEDC标准油耗仅为3.7L/100km。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累计销量为88.64万辆。2022年,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60万辆,占上汽集团新能源总销量的55%以上。

车透君相信,在全新五菱灵犀混动和神炼电池的助力下,上汽通用五菱将在新能源战场再展宏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地图|CSS订阅|中国经济财经网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济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