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葛莹玉和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州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春平合著的《人力资本视域下新时代产业工人素质全面提升路径研究》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南开大学王星教授认为,该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建了适配中国情境的产业工人人力资本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开发了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测度工具,为动态评估政策效果提供方法论支撑。在实践层面,对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南京大学葛扬教授认为,该书作者通过对产业工人人力资本形成过程的理论分析,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理论模型,清晰地揭示了产业工人人力资本形成的内在机理。这一理论模型不仅为理解产业工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提供了框架,也为后续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海大学毛春梅教授认为,该书跳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以学历为核心的单一视角,融合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形成多维度分析框架。选取制造业集聚的江苏省常州市作为样本,通过质性访谈与问卷调查,提炼出技能资本、经验资本(工龄、工作经历等)、健康资本(生理心理健康、职业安全保障)的“三维构成模型”,深度剖析不同区域、不同产业情境下人力资本提升策略的差异化路径。
新时代常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该书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产业工人人力资本的提升对策,为常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相关成果已在产改政策、产改培训、产改指导中发挥积极效应。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济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