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列表

多家公募,“转战”新赛道!

时间:2024-08-25 13:50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苏婉蓉   阅读量:6044   

中型公募“转战”新赛道,差异化布局指数增强型基金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在指数化投资大发展背景下,多家中型公募“转战”指数增强型基金,在股票ETF“战场”之外,开辟了又一条业务发展路径。 业内人士表示,股票ETF市场先发优势和头部效应明显,指数增强业务则更加看重管理人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叠加低成本、超额收益等优势,指数增强产品受到机构等各类投资者的青睐。未来该类产品还有极大发展空间,宽基指数增强、行业指数增强、风格指数增强等细分业务条线,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差异化发力布局指数增强型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今年以来已有16家公募基金布局了22只指数增强型基金,发行总规模达到60.42亿元。 其中,浦银安盛中证50指数增强发行规模达到9.32亿元,招商中证2000指数增强、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国联中证500指数增强等多只产品,也有超4亿元的发行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票ETF内卷的同时,多家公募尤其是部分中型公募,差异化发力布局指数增强型基金,成为今年市场的一大看点。 谈及上述现象,民生加银量化投资部总监何江表示,ETF业务的先发优势和头部效应比较明显,而指数增强业务更加看重管理人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具有超额收益竞争力的量化投资管理人往往会加大指数增强产品的投入,民生加银这些年也是在指数增强赛道加大布局与拓展的投入力度。 浦银安盛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罗雯也分析,一方面,近年来被动产品的低成本和工具性产品属性,得到了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发展速度超越了主动型基金;另一方面,近两年主动型基金战胜主流宽基指数的比率大幅降低,市场开始逐渐认识到指数增强基金的配置价值。 “同样作为权益型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和主动型股票基金都有较高的股票仓位,但指数增强产品力求提供长期稳定超越基准指数的收益。”罗雯表示,如果投资者选择了合适的指数增强产品,一方面可以获得超越指数的阿尔法,另一方面,也极可能获得显著超越主动型基金中位数的收益率。另外,指数增强产品的费率也比主动型基金偏低,因此指数增强产品在全市场中显得极具性价比优势。 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也总结道,公募基金正在通过差异化布局指数增强型基金,结合产品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该机构分析,一是在当前股票ETF市场竞争激烈、呈现内卷化趋势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公司开始寻求差异化发展,包括通过不断拓展和完善指数业务产品线,加强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布局,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第二,随着公募基金投研能力的增强,基金公司也越来越重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提升投研策略的丰富性和有效性。第三,落实到产品创新方面,一些基金公司通过研究新的有效因子,优化指数编制方法等,推出了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的指数产品。 平均超基准收益为2.98% 从投资业绩来看,截至8月23日,在今年股市调整行情中,指数增强型基金平均斩获了2.98%的超基准收益。其中,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斩获13.79%的超额收益,创金合信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招商中证2000指数增强、中邮中证500指数增强等多只产品,同期超基准回报超过了10%。 谈及指数增强型基金的超额回报,中信保诚基金表示,指增类型的产品在合同层面会对产品的风险偏离度做一定的约束,要求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基金非现金资产的80%。因此在下跌时,相对指数的跌幅更小,而量化策略又往往在市场反弹时有超越基准的表现,因此今年指数增强型基金整体超额收益明显。 民生加银基金何江补充道,今年以来价值、红利等经典传统因子都表现突出,因此指数增强产品整体超额收益较为明显。民生加银基金比较看好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充分捕捉市场的非线性规律所构建的因子或策略,机器学习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用于处理量价信息,也可以有效处理基本面信息。 浦银安盛基金罗雯也表示,今年市场延续了过去一年来的风格,低估值和红利因子表现突出,市场上大部分指增产品都快速适应了风格因子的变化,保持对强势因子的配置,因此普遍获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 “这也体现了指数增强型基金对市场变化较高的适应能力,突出了投资胜率优先的策略优势。”罗雯称。 展望下半年,罗雯认为,市场成交量显著恢复的难度较大,预计强势因子仍有配置价值,但如果经济企稳的概率提升,经济活动向好的信号增多,成长逻辑阶段性回归的可能性也在提高,我们会积极关注红利因子和成长类因子的演变。 中信保诚基金也表示,将综合考察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盈利增长、估值和交易等多种因素选择标的,适当控制行业暴露和规模因子暴露,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进一步考虑估值与盈利能力的平衡来调整组合。 总规模超1900亿元 未来仍有极大发展空间 从规模数据看,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场281只(份额合并计算)指数增强型基金,总规模已达1929.76亿元,正在不断逼近2000亿元大关。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指数增强投资的认可度提升和投资者需求的增长,指数增强型基金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罗雯表示,指数增强型基金比较适合各类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要求,随着国内外机构投资者需求的不断增长,从长期来看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何江也认为,较为明确的Beta预期和大概率的正Alpha,成为指数增强产品获得市场青睐的重要原因。 何江进一步指出,目前国内投资者对于指数增强产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因其清晰地锚定某个指数,Beta方面有较为明确的预期;另一方面,国内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较低,市场有效性较弱,指数增强产品的管理人作为专业投资机构,有较大的机会在中长期获得超越基准指数的收益。 上述沪上中型基金公司也认为,中长期来看,随着指数化投资和被动投资理念逐渐被市场认可,未来指数及指数增强类产品会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包括宽基指数增强、行业指数增强及风格指数增强等,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该机构对此解释,第一,指数增强策略产品在长期有望获得市场收益。第二,随着市场不断成熟,参与者专业程度提高,未来获取稳定超额收益的难度增加,对管理人的策略开发和更新、风险管理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极端行情的应对能力也会更加重视。 从海内外市场来看,指数化投资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ETF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1万亿美元,资金净流入接近万亿美元,其中权益ETF占主导地位,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于指数化投资的高度认可和需求。而国内公募量化权益基金的规模在2023年底创下新高,指数增强型基金则是主要规模贡献者。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地图|CSS订阅|中国经济财经网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济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