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列表

400多岁的明代牡丹“紫霞仙”绽放太原

时间:2024-05-08 18:06   来源:新华网   作者:牧晓   阅读量:7714   

古诗云“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牡丹历来被称作花中之王、群芳之冠,素有“国色天香”之美誉。四月中下旬,迄今为止发现的全国唯一的明代牡丹“紫霞仙”喷芳吐艳,于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内盛开。

“紫霞仙”原产于我国西北部,于明代中叶万历年间,徙植于太原,是现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有400余年的历史。这种牡丹种植年代久远,品种稀少,弥足珍贵。

此花为单瓣型牡丹,早开晚收花种。每到春夏交接之际,它都率先绽放,盛放之时像是翩翩起舞的“紫霞仙子”,花蕊呈鹅黄色,花径如盘,瓣大肥硕,紫中透红,香气浓郁。其叶片大而翠绿,花朵形似蝴蝶,一枝多花,双塔寺内共种植7株,却有满院盛开的奇景。

四百多年风雨飘摇,经历了战争时代的洗礼,这7株“紫霞仙”却顽强依旧,每年春夏交接之时都蔚然盛放,可堪一句“花开时节动晋阳”。

当代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姚奠中在纪念永祚寺双塔建成400周年之际,撰写了《永祚双塔四百周年记》,其中这样描写坚韧的“紫霞仙”:“此寺肇建之日,即于院内植牡丹数株,四百年来,虽经劫火而老干新枝,花大如钵,紫冠黄蕊,不同于红白黄绿,而独具风姿,前人名之曰‘紫霞仙’。既著其色亦示其寿,可谓名与实符”。

除姚奠中先生外,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对“紫霞仙”赞不绝口,为其提笔铺笺,留下诗篇。金元大诗人元好问此前在洛阳看到盛开的“紫霞仙”时,倍感惊奇,欣然提笔赞美道:“天上真妃玉镜台,醉中遗下紫霞杯。已从香国偏熏染,更怕花神巧剪裁。”他把紫霞仙比作醉酒的杨贵妃,从天宫重返大地,酣卧于人间。

在禅意间赏花,仰观双塔巍峨,俯察满园春色。牡丹的适宜生长条件是地势高、空气燥、排水好,双塔寺的地势与环境正适宜其生长。双塔寺内的牡丹占地面积为30余亩,有8000余株,100多个品种,每至春日,万物生长,寺内群葩怒放,美不胜收。

同枝复色的“二乔”、被称为“花王”光彩照人的“姚黄”、花叶最多达七百多片的“花后”“魏紫”、晶莹似玉的“豆绿”……移步双塔寺的牡丹园,各色牡丹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

五一期间,游人如织。来自广东省的游客黄女士第一次踏入牡丹园赏花。“一来到牡丹园,我就知道我不虚此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牡丹花,牡丹不愧为‘花中之王’,尤其是‘紫霞仙’,花瓣好像在起舞,与背后的双塔相得益彰。”黄女士说。

双塔寺又称永祚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由晋穆王朱敏淳邀请山西五台山显通寺住持妙峰禅师修建,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全部由砖仿木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

永祚寺双塔又称“凌霄双塔”,是全国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善,塔身最高的一组,堪称我国“双塔之最”。两塔均为十三层八角楼阁式空心砖塔,犹如一对孪生姐妹,屹立于此。

双塔“形似于木,而工精于木”的高超技艺,使其成为明代无梁殿阁中的典范,也为研究明代无梁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其三圣阁正中顶部以砖雕斗拱组成的藻井复杂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斗拱层层叠涩而上,显示了明代中叶我国砖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

花开花落间,400余年的厚重历史匆匆而过。行走于牡丹园,抚摸双塔寺的一砖一木,时间在树木上留下了圈圈纹路,岁月的影迹也深深刻在了寺内的院墙上。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地图|CSS订阅|中国经济财经网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济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