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列表

奥运冠军王丽萍做客新网银行直播间:爱上跑步享受过程比成绩更重要

时间:2023-12-20 10:47   来源:中国网   作者:牧晓   阅读量:12163   

文/许小青 清波 吴桐雨

10月29日早上7点,被誉为“国马”的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三万多名跑者从天安门广场出发,终点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王丽萍是庞大跑者大军中的一员,这是她在体育领域创业的第八个年头,当天王丽萍以3小时21分29秒的成绩顺利完成比赛,但相比自己的完赛成绩,她更关注的是学员们是否都顺利完赛了。

作为曾经的奥运冠军、全国十佳运动员,王丽萍于2016年创立“王者传奇”跑步俱乐部,走上了一条人生的新征程,回顾自己多次的角色转变,从专业运动员到担任竞走教练员再到科学跑步的推广者,每次转型后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各种挑战,但是每当看到,在自己的指导下,一个从不跑步的人,完成了人生第一个10公里、半程马拉松时,王丽萍都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纵然有再多的不易也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12月11日,奥运冠军王丽萍做客做客新网银行Sports Talk直播间,分享她“一波三折”的夺金之路,与伤病斗争的坎坷经历,运动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和遗憾,她也不忘提醒跑者们:跑步也要讲方法,欲速则不达,一定要科学训练,循序渐进,适量、适度的运动不仅会一次次突破自我,更可延长跑步生涯,不要为了一时的成绩,盲目拔高,而不顾身体健康,相比于跑步带给我们压力释放、心态的调节、自信的提升等,眼前的成绩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啦。

悉尼意外夺金背后:天上不会掉金牌

2000年9月28日,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体育场,20公里竞走比赛接近尾声,在这座最高可容纳11万人的巨型体育场内,本土观众都在翘首以盼自家选手的夺冠时刻,但就在这位本土选手快走进体育场时,裁判向她出示了红牌,这位澳大利亚本土选手在终点线外犯规出局,此时,紧随其后的王丽萍上升到第一名的位置,她用完美的技术完成了最后的冲刺,顺利拿下了这枚奥运金牌。

事后,一些媒体用“幸运”来形容这枚金牌、觉得是天上掉馅饼,让王丽萍捡到了,但这完全是对竞走项目判罚规则的不了解,也是对王丽萍的不公。

凭借着这个冠军,王丽萍还获得了那年的全国十佳运动员,与她同时获奖的还有伏明霞、王楠、占旭刚等体坛名将。

田径是运动之母,在王丽萍之前,我国总共才拿过两块田径奥运金牌,当时王丽萍拿下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块田径奥运金牌,这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获得唯一一块田径金牌,其含金量之高可谓价值千金。

在新网银行直播间里,王丽萍回忆到:因为竞走这个项目很特殊,在比赛之前,我就无数次在想比赛中该运用什么战术,例如出发的跟走战术,假设自己在5公里出现红卡该怎么办,在10公里出现又该调整战术等,提前针对比赛做了非常多的思考。因此她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夺冠,除了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外,更多的是比赛当天的心态、战术运营及临场应变能力。

但要在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首先要让自己有资格站在起跑线上,回顾奥运夺冠的这段经历,王丽萍在新网银行直播间里分享道:“其实我并不否认人生的某个时刻是需要幸运女神眷顾的,但幸运的背后一定是和多年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开的。”

正所谓越努力才会越幸运,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虽是首次参赛,但王丽萍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正如王丽萍说的那样,“对于竞走这个项目,一是要遵守竞走规则,二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竞走是对运动员技术、实力加战术的综合考验,缺一不可。”

体育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成功首先要有资格站在起跑线上

作为四年一次亿万人瞩目的世界大赛,奥运会前还有一系列的分站赛、资格选拔赛,在新网银行直播间,王丽萍还说到,“运动员能够站在奥运赛场的起跑线上,是需要经过层层选拔。”

王丽萍也是在2000年奥运会之前一个月内拿下了三站国内奥运选拔赛的冠军,尤其是第三站大连站,王丽萍在伤病复发的情况下逆袭夺冠,这才让她有资格站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体育场的田径赛场上。

从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锦赛,观众都应该为每个参赛的选手鼓掌喝彩,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精神。

意外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之一,百米之王博尔特也曾因起跑线抢跑而失去决赛资格,尤其对于竞走这项运动而言,因为规则的原因,不到最后,我们永远不知道奇迹是否会发生。正所谓,一切皆有可能。

在新网银行的直播间里,王丽萍还现场示范了竞走的动作要领,她分享道:“大赛的判罚是非常严格的,我们那会儿一共有九个裁判,一个主裁判,剩下八个裁判,基本上一百米一个,会全程盯着我们的脚、膝盖,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中,运动员不敢抱有任何侥幸的心里,必须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才能顺利的完赛,实现自己的目标及梦想。”

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长年累月的训练会形成肌肉记忆,在世界大赛上,除了比拼战术和实力之外,良好的心态也极为重要,简单地说就是时刻保持“平常心”,如果光想着夺冠,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王丽萍在艰苦训练之外,也可以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也是另外一种“天赋”吧。

凭借运动天分走出大山,父亲从不理解到全力支持

王丽萍出身于辽宁丹东凤城市的农村,不同于东北常见的黑土地大平原,凤城是典型的辽东山地丘陵地貌,主要是连绵不绝的山地丘陵,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王丽萍常说自己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自己练体育最初的目标就是希望父母生活可以好一些。

母亲是地道的农民,父亲是当地一家煤矿烟叶收购站工作,全家的生活支出都靠着父亲的微薄收入。在电影里总会出现“翻两座大山去上学”的画面,这就是王丽萍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王丽萍那时候还需要兼顾学业和家务,每天上学路途遥远,就想着跑快一点,早点去学习,放了学又想着跑快一些赶紧回家分担家务。这种特别能吃苦的品质,就这样被埋在了她幼小的心灵。

高水平运动员很多时候也需要体育天赋,还在上小学时,王丽萍其实就表现出了出色的体育天赋,但对于父亲来说,却不想让女儿因体育荒废学业,在父亲的观念里面,读书考出去才是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王丽萍在直播中透漏了一个细节:自己去镇里面比赛拿了奖状,却要藏起来。

转折点出现在初一,当时13岁的王丽萍被市体校教练选中,当父亲看到体校集训的通知书时,虽然不支持,但也没有表示反对,王丽萍从此走上了专业田径运动员的道路,不久改练竞走,从此也远离了父母独立生活,只能靠着书信和家里人联络。

从跑步改练竞走,对那时候的王丽萍来说,刚开始不是很适应,她之前在长跑项目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成绩,改了竞走后变成最后一名,就连倒数第二的背影都看不到,陡然下降的成绩让她备受打击。“可难过委屈有什么用呢?与其这样,不如加把劲,努努力,看看能不能好一点。”王丽萍在新网银行直播间分享道。

伴随着王丽萍竞走成绩从倒数第一变成第一,启蒙教练也看好她的发展潜力,将其推荐给了辽宁省竞走队的资深教练王魁,在这位“魔鬼教练”的训练下,王丽萍的成绩稳步提升,但此时出了意外,一场突如其来的伤病,让王丽萍险些远离田径赛场。

离家进入到省队,在发现女儿内心是真的热爱之后,父亲也不再一味的反对了,转而表达了心疼和理解。在新网银行的直播间里,王丽萍谈到一次父亲寄信的经历:“那段时间我爸生病住院了,但是为了不让我分心,他特意把写完的信给我妈,让我妈往家寄给我,他担心我万一发现信封上的邮戳不是家里的。”

当时王丽萍成绩已经相当不错,她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可以用比赛的奖金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让父母从农村到大城市生活。

因伤病回家卖过菜端过盘子,却绝不放弃希望

都说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伤病是运动员的最大敌人,王丽萍也未能幸免。

1995年底,王丽萍在训练中膝伤复发,症状不断加重,甚至连走路都困难,医生在查看了她的伤病情况之后,让她必须立即放弃训练回家休养,这对好不容易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王丽萍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未来一片茫然。

当时,收到不能再练竞走的消息后,王丽萍只能选择回家养伤,同时还靠着打零工来赚点生活费,她的整个人生陷入到最低谷,“我在菜市场卖过菜,最后还剩下一大堆只能抱回家自己吃,跑去端盘子也经常遭白眼。”

在新网银行直播间里,王丽萍分享起这段“苦难岁月”,她只是笑着说,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人生就是一波三折,但我不相信会一直绝望下去。”

在周围人的持续鼓励下,王丽萍最终还是熬过了这段无法训练的时光,1997年4月入选国家田径队,2000年悉尼夺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第八名,2005年澳门东亚运动会夺冠,2005年11月底宣布退役,随后还作为国家队助理教练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准备。

回顾自己的运动员生涯,王丽萍想感谢很多人,“我的成功是很多人成就的,包括家人、朋友、教练、医生。”对于困境,王丽萍说,“目标和梦想永远都要有,这样人活着才有奔头。”

接触马拉松开始创业,为了让更多人科学跑步

中国体育有句老话,“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王丽萍也是如此。退役后,为了重新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充实自己,王丽萍辞掉了一份在很多人看来非常好的工作,来到北京体育大学成为冠军班的一名学生,用两年时间顺利完成学业。

2015年随着中国马拉松这项运动的爆发,越来越多的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的白领加入到跑马拉松的行列,跑友圈、跑友群、跑马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但是,当越来越多人加入跑马行列的时候,不科学的训练理念,对跑步项目认知的偏差,跑步给很多跑者带来了伤病的困扰,这也是王丽萍决定做这项事业的初衷,让更多跑友了解跑步、科学跑步,让跑步这件事真的能为每个跑者健康赋能。

对于跑步,王丽萍退役后也是换了一种心态,放下竞技,享受每一次奔跑,享受运动的过程,运动真的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她参加新网银行直播的那天早上,一如既然出门跑步的她发现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她的第一反应是“瑞雪兆丰年!于是雪中跑了15公里!”,她说到:“雪中奔跑感觉非常奇妙。”

作为从业30年的老体育人,王丽萍也不断告诉身边的跑者朋友们:对于跑步这件事一定要不忘初心,量力而行,“细水长流,想象一下30年后我们依然可以奔跑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地图|CSS订阅|中国经济财经网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济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26